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0-03-29  
 

  一、项目设立背景及宗旨

  国内外汽车企业现有公益项目主要关注儿童关爱、扶贫、交通安全、植树造林等,而与行业强相关,能够有力带动汽车行业环保技术进步的汽车环保科技领域却鲜有企业或机构涉足。因此,为开创汽车行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新领域,带动汽车行业环保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汽-大众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项目,旨在通过设立汽车环保科技领域核心前沿课题,选拔并资助汽车环保科技领域的潜力项目,影响社会各界对汽车环保科技的持续深入投入和研究,解决关键问题,共同推进我国汽车环保科技水平的发展,为建立环境友好、公众健康的汽车社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二、项目实施及组织

  资助活动采取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公开征集的方式进行,为确保申报实施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影响力,活动将邀请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汽车环境监测专家、车企经理人及工程师团队、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国际组织、行业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确定资助项目。

  三、2020年度资助计划、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

  2020年度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围绕我国汽车环保领域关键科学问题,重点支持影响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的项目研究。资助额度分为100万元项目1个,50万元项目3个,20万元项目有10个。每个项目研究期限均为一年。研究方向如下:

  1. 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评价体系及比较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评价体系;基于评价体系,比较三类新能源汽车的燃料、材料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包括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评价研究),并与传统燃油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进行比较;识别影响环境效益的关键因素及机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2. 智能交通模式下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占比结构对城市污染程度仿真研究

  研究目标:以省会级城市为研究节点,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10-20年智能交通模式下机动车总数量、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占比,以及多种用户使用模式下车辆的尾气排放;搭建多种交通状态下的排放仿真模型,仿真多种交通状态下汽车尾气污染物在城市中的浓度分布;根据当前环保法规和未来的环保目标,提出降低污染的机动车数量上限以及传统机动车和新能源汽车所占比例。

  3. 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先进共性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分析我国及发达国家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现状及问题;汽车废旧动力电池余能检测、残值评估、快速分选和重组利用、安全管理等梯次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汽车废旧动力电池有价元素高效提取、材料性能修复和残余物质无害化处置等再生利用先进技术研究。

  4. 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及法规国际比较研究

  研究目标:综述现有美国、德国、日本、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及法规;比较分析各国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及法规优劣,提出对我国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及法规的借鉴意义;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优化我国现有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动汽车废旧动力电池无害化、规范化、高值化利用。

  5. 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商业模式探索

  研究目标:分析国外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商业模式现状及经验;探索稳定的废旧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商业运营模式,满足市场需求和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推动形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规模化市场;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中的应用,建设商业化服务平台,构建第三方评估体系,探索线上线下汽车动力电池残值交易等新型商业模式。

  6. 车内环境健康监测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探索高效、快速的车内VOCs(可挥发性有机物)新型检测方法与控制技术;结合我国使用车况,优化现有车内VOCs测试标准;将消费者满意度纳入评价指标,构建完整的车内VOCs评价体系;识别车内VOCs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车内VOCs原材料及零部件控制技术。针对流行性疾病可能的传播渠道,研究汽车有害病菌防护技术。

  7.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评价及实证研究

  研究目标:综述典型国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法规评价体系;对比分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评价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评价指标新体系;选择3-5个典型城市进行实证评估,提出政策及对策建议。

  8. 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污染评估方法及实证研究

  研究目标:综述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评估方法;分析我国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污染评估现状;建立汽车尾气对城市污染评价指标新体系;选择3-5个典型城市进行评估,提出政策及对策建议。

  9. 主要公路附近汽车尾气污染分布模型研究

  研究目标:根据主要公路的交通流大数据,预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及成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并总结不同道路建筑的湍流流场特点;根据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数据和部分道路实测数据,建立汽车尾气污染扩散模型,为公共健康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0. 区域交通能耗与污染分析平台研究

  研究目标:基于区域交通流大数据,建立区域交通能耗与污染分析平台,评估在某一区域内车辆所带来的能耗与污染物问题;采用全局优化算法,建立交通拥堵后的区域内路径规划,缓解部分区域交通能耗及污染严重问题。

  11.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商用车生态驾驶模式研究

  研究目标:基于商用车运行大数据,挖掘生态驾驶行为特征;根据生态驾驶行为特征,探索商用车典型工况下理论最优节能行驶方式;小规模推广实验,制作培训资料,开发车载在线提示反馈系统,实施生态驾驶行为综合优化。

  12. 汽车环保知识科普教育研究

  研究目标:梳理典型汽车环保知识,构建汽车环保知识框架,制定汽车环保行为准则,产出相关汽车环保知识出版物、音视频及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等,增强国民汽车环保意识。

  四、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条件

  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课题的经历;

  2.申请人在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科研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申请人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二)申请注意事项

  1.项目申请书报送时间为本指南发布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

  2.本项目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并重点支持具有良好研究条件和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在项目招募公告的研究领域内开展研究。对于合作申请的研究项目,应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

  3.具体资助额度各项目团队可以在《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申请书》中进行申请,由评审团具体给出建议。项目申报人在申请额度的同时须填写是否同意调整申请资助金额并重新提交预算。如同意将进行预算的重新匹配,如不同意,项目将不再拥有参评资格。

  4.本项目申请书采用填写电子版表格,加邮寄递送纸质版表格,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可登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网站下载《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申报表》,并按照要求填写申请书;

  (2)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指南中申请须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3)申请人应对我国汽车环保相关领域的关键问题和实际需求有深刻理解,凝练科学问题,聚焦研究方向,使研究方案能够切实解决关键问题;

  (4)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5)资助项目在执行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专利、奖励等,应标注“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项目批准号)资助”。

  (三)申报方式

  申报单位或个人可登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网站下载并按照要求填写《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申报表》。申请人完成填写后,通过邮箱将申请书及其他需提交的纸质材料的扫描件(PDF格式)发送至qchbcxyljh@126.com,并同时将依托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及其他需提交的纸质材料原件(如不便可提供复印件)递送至指定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处。材料的递交须在申请书报送的截止日前完成,逾期递交的,不予受理。

  项目办公室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704室

  邮编:100062

  电话:010-67130419

  联系人:吴玲

  邮箱:qchbcxyljh@126.com

  五、评选流程

  (一)初审(通讯评审)。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汽车环境监测专家、车企经理人及工程师团队、基金会、国际组织、行业专家共同对申请项目进行初审(通讯评审),在申请项目中评选出20个项目进入下一轮路演答辩。入围项目名单将在一汽-大众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官方网站及全媒体平台(包含微信、微博等)进行发布;

  (二)路演终审。20个候选项目团队进行现场路演答辩,由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汽车环境监测专家、车企经理人及工程师团队、基金会、国际组织、行业专家等组成评审团进行评审,选出14个项目进行资助。评审过程由权威公证机构监督。获得资助的项目名单将在一汽-大众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官方网站及全媒体平台(包含微信、微博等)进行发布;

  (三)对通过路演答辩的项目给予资助;

  (四)邀请国际组织、基金会、车企、权威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等方面的专家举办论坛或成果交流会,并为获奖团队进行专业培训。

  六、特别声明

  (一)申报项目者须保证项目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如发现弄虚作假者,主办方将取消其资格,并由申报项目者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二)所有申报项目的资料自行备份,恕不退还。申报提交项目资料只限主办方用于评审和资助活动,主办方将予以保密;

  (三)评审委员会本着“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申报者须尊重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

  (四)本计划资助费用如有涉及税务方面的事宜,由获得资助方自行承担;

  (五)本活动最终解释权为主办方所有。

附件: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申请书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