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陕西富县大叶速生槐基地完成初步架构 2012-10-29  
 

  应陕西富县新绿洲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邀请,9月25-27日,就茅于轼先生十万元人民币专项捐款使用而签署2011年6月16日延安富县大叶速生槐基地合同书项目内容,对执行单位富县新绿洲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年来合同执行情况进行了实地的检查、考察,该公司已经于7月22日上报书面的“关于延安富县大叶速生槐基地环境保护项目任务合同书执行情况的汇报”材料,材料中内容不全重复,仅将实地考察了解到的情况汇报如下:

吃住在山里窑洞,张文彦热烈欢迎我们到访

  一、基地基本情况
   据公司介绍,大叶速生槐基地是从2010年牛武镇申家沟村30亩大棚地起步,2011发展到150亩,今年扩展到410亩;其中育苗用地约150亩,荒山260亩兼种混种了些树苗进行试验。冒着大雨泥泞,我们实地下田间地头、上荒山荒坡、入杂草灌木丛,两处荒山、两处种植户集中村申家沟村和大申号村桐家嘴组村民家中和种植地,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察看去年和今年4月试种树苗的情况。种苗生长情况总体很好,适应性很强,根成活率高,苗生长比其它槐树树种普遍快1-2倍, 当年4月的苗已经大多窜高超1米,去年4月种下的苗窜高3米左右,培育根和苗的产量非常高,每亩产苗达1500棵以上,或等级不等的根3000多个,苗地亩产量成倍增长。

清泉沟试种,大部分已经成活,个别死根

  二、走访部分苗木种植户,了解通过此项目订单签约苗木生产及农户收入情况。
公司与农民合作签约育苗用地约150亩,免费通过提供种苗、种根进行育苗,订单收购培养的苗和根,现在暂时按1元价格收购,再免费发放农户扩种苗地,从而扩大苗根生产能力和规模。苗农通过第一年卖苗(根)给公司收入就达1500元/亩以上(原种植玉米等作物约1000元/亩),而实际产量高于定单收购量,私下口口相传进行根苗转让收入超过此数,连续二年的苗地根苗产量翻番,收入加倍。农民培育苗根的收入比种植玉米、烟草收入高而辛苦少,因而非常有积极性。我们走访了茶坊镇岔口刘小燕、刘长江、孙大炮等种植地,与刘小燕及其雇工农户交流,查看了牛武镇申家沟村农户陈菊芳、王德军、张文彦等农户种植地,并和农户做了情况了解和交流。这些农户有些在近年西部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已经成为专业种苗种植户,对各种适宜当地的刺槐、松、柏等不同树种的苗、果树都有种植经验,对大叶速生槐这种新树种适应能力强、生产速度快、管护劳力少(除3-4次草/年)都有一个从怀疑到认可的过程,同时,通过他们对该树种推广种植前景的预计,认为推广潜力大,种苗将有市场前景,因此,只要第一年种上的,都自己主动扩种育苗地,而且口口相传私下转让根苗,除有公司订单的基本保障收入外,自发的根苗市场需求也让这些种植户收入颇丰!

陈淑芳家边上也种上了几株,才半年已经窜高超1米

  三、租赁(流转)与合作荒山260亩进行试种。其中:流转邓家沟荒山90亩,41年使用权;租赁清泉沟荒山102亩,20年使用权;与村民合作植树荒坡70亩。现已间种混种植树苗1万余株进行试验种植,通过我们在邓家沟(90亩)和清泉沟(102亩)荒山的实地查看,生长情况各有所不同。荒芜程度高、杂草丛生的贫瘠荒山生长较慢,个别死苗,多数当年长出地面部分冻死,从根部再发新苗继续生长,而原先种植过果树、松柏、灌木丛密布的荒山荒坡,土壤比较熟,长势就比较好,不亚于耕地育苗地里的长势。
邓家沟荒山上的试种

邓家沟地生,去年种下,长出地面部分冻死,今年又从根部冒出苗

邓家沟上野花丛中衬着大叶速生槐嫩叶,赏心悦目

  四、基地投入情况
  按我会与公司合同任务要求,实际租赁(流转)荒山192亩,签约150亩苗地订单收购苗根;公司没有租赁到育苗土地,主要原因一是当地土地价格均在每亩200元以上,并且都要求一次付清全款;二是找不到20亩以上成片成规模的可以育苗的地块。
据公司介绍,为推广大叶速生槐,让更多的农户实际了解种植全过程,公司支出大多投入在收购种植户生产的苗和根费用,并且需要连续至少三年的收苗扩种才能有一定的产量规模,目前,我会捐赠拨付他们的款项完全不够,自筹资金支出基地建设费用已超过30万元。

  五、项目团队情况
   此项目执行方式也是我们生态长城项目点执行模式的一种探讨和创新,对项目执行团队的了解和考察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该项目执行公司富县新绿洲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为推广种植大叶速生槐而成立具社会企业理念的农业企业。公司发起人,王皓,原邮电部现工信部的处级退休干部,北京插队延安知青,怀着老区插队时的知情情结,退休后原计划承包个荒山对黄土地生态环境做点贡献,看到曾插队的老区依然贫穷落后,就想为老乡们做点善事,带动他们种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备的作物增加点收入,因此,“种什么”和“怎么带”成了她思考的题目。作为富民学校的发起人之一,有着做公益事业的经历和经验,借鉴茅于拭创办富民学校的公益理念,决定以社会企业的运营模式,持续性的开展公益项目,找到茅老,茅老非常支持,捐出自己的稿费,支持他们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平台上进行公益项目运营,接受社会捐赠资金,接受基金会项目监管,成果能在基金会平台上推广,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两年来,以她为首的三个退休干部,加上当地人的加入,共同成为公司的骨干,扎在当地,调动村级组织(村委会)参与,对大叶速生槐的种植全程观察,而三个退休干部三年迄今没有一个人领过一分钱报酬。可以说全体成员达成共识:盈利和分红,不是该公司成立的目的,而公司的经营方式和手段能给这项公益项目带来可持续发展!

  改善环境生态的项目往往是周期较长、投入较大的一项工作,大叶速生槐基地的发展也不例外,目前面临着困难和问题:1、前三年仍需要投入至少需要50万,筹集资金存在困难,除茅老捐赠外,还没有数目大些的捐赠,已经为此项目支出由王皓个人借款垫支;2、人力资源缺乏,热心公益项目的年轻志愿者还没有,他们几个退休干部毕竟年龄大了,如果有年轻人志愿加入,他们很愿意接受和培养,能够给这个公益项目培养接班人,使事业后继有人!

王皓和杨京生,退有所乐,背后上山即为清泉沟荒山,他们将致力于改造植被。

    六、结论和下一步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作为生态恢复,快速改善植被结构的乔木树种中,大叶速生槐的优势非常明显,成活率高、生长快、维护成本低;二、推广大叶速生槐的育苗订单方式和荒山的种植试验表明,以“基金会+社会企业+农户”方式带动农民种植推广大叶速生槐目前是有效的。现在对大叶速生槐苗需求依然存在,基金会还应当继续支持基地的建设发展,建议:
   1、在流转的(102+90)荒山上继续投入树苗进行种植示范,并挂基金会大叶速生槐种植基地牌;选择一处集中的川、坡、山地苗木种植处,考虑可以在农户张文彦的荒山地进行大叶速生槐苗种植示范户牌,引导学习该户村民的种苗效果和经验。
    2、继续支持该项目,筹集捐赠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