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环保先锋案例展播 |变废为宝,让厨余垃圾从“敌人”变为“朋友” 2020-07-14  
 

  “迈向生态文明 向环保先锋致敬”公益资助计划是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绿色环保项目,旨在为广大环保社会组织提供资助,支持绿色环保事业开展,提升公众环保意识。自2016年项目开展以来,累计资助77家环保社会组织,总资助额超1600万元人民币,有力地支持了绿色环保事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提及爱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脑中浮现的或是热带雨林,抑或雪域高原

  心心念念的或是振臂呼吁,抑或跋涉远行

  然而他们选择保护吾土,让吾乡即是远方

  俗话说,近处无风景。人们往往会被宏大叙事与远方之壮丽所吸引,而忽略爱惜身边的美好。我们会因北极熊挨饿而痛心不已,为热带雨林退化而奔走呼号;却容易对垃圾分类欠缺耐心,对生态遭受侵害的家乡漠然置之。还好我们的身边有他们。他们有的15年深耕生态民居的建设与推广,有的扎根山区成为一名梯田文明的保护者。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远方的宏大议题,更在于我们身边日常的点滴累积。

  从科研成果到小区试点:变废为宝,让厨余垃圾从“敌人”变为“朋友”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垃圾分类,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与此同时,垃圾分类不是易事,一方面需要人人动手,另一方面更要靠整个产业链高效运行做支撑。

  为了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提升垃圾处理效率,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和哈尔滨华美亿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联起手来,共同开发了“社区分布式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项目。希望通过让改良升级后的科研成果“入驻”社区,实现厨余垃圾在社区或转运站处理,产出有机营养土,使垃圾就地变废为宝。

  厨余垃圾转变为有机营养土

  愿景与现实之间总是相隔甚远。厨余垃圾处理站要进入社区,先要攻克两大难题。第一是罐体低温发酵时间偏长,能否及时接收新产生垃圾;第二是噪音、气味、渗液等是否会对社区居民造成影响。如果垃圾处理的效果,是导致新垃圾的堆积,或者给居民带来了噪音和臭气干扰,那就违背了建立垃圾处理站的初衷。

  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

  针对如何缩短垃圾处理时间,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陈婷和环保顾问张彦林请教了东北农业大学专家徐凤花老师。当时三个人一直讨论研究,一度忘记了吃饭。徐老师认真热情地解答技术难题并帮助形成解决方案。最终,厨余垃圾处理的罐体决定采用东北农业大学自主研发寒区低温快速发酵剂,发酵周期只需5-7天,比理论上的15天缩短了一半。

  徐老师(左一)在企业参观设备模型

  如何处理好噪音、渗液和气味等,让社区能更放心地引入设备,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的工作人员们分头行动。一边协同专家及企业改进设备技术、进行多轮实验;另一边联系哈尔滨市城管局及社区的负责人,邀请他们到厂家实地考察调研。在工作人员的奔忙下,目前两大问题都基本解决,社区试点也基本确定。

  哈尔滨市委办公厅领导在技术厂家考察

  不久的未来,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就将出现在哈尔滨市的多个试点小区,接受居民们的“检验”。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项目组工作人员感慨道:“我们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资源化处理后的受益者。成功的路不拥挤,是因为坚持的人不多。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会一直坚持。”

  当我们望向远方时,他们关注着脚下的土地。他们所做的并非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是意义非凡的小事。幸而有越来越多像一汽-大众这样的企业公民一起加入。未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将持续关注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凝聚各界力量,投身环境保护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