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同气象 共谋未来——72小时“闯荡”气候盛会,他们在COP28有何发现? 2024-01-02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办。大会完成了全球盘点、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减缓工作方案等磋商,并形成了《阿联酋共识》(UAE Consensus),为各方减排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路径,保障了实现1.5℃目标的可能性。
  宝洁中国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希望利用自己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多年的资源和能力,支持有志投身环保公益的大学生,激励他们实现环保梦想。“宝洁中国先锋计划”通过层层选拔,选出了两名青年代表在COP28大会现场进行为期三天的体验与学习,了解全球如何探讨应对气候危机的挑战和机遇。两位青年代表是来自浙江大学绿之源社团的李郑豪,以及来自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的童家胜,两人都曾在2021-2022年参加过“宝洁中国先锋计划”并表现优异。
  01 COP28大会“打卡”全记录
  在大会现场,这两位年轻人活力满满,在短短三天中走遍了COP28会场的蓝区和绿区。蓝区是本次气候大会的政府间正式谈判区,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管理。绿区则面向公众开放,供各类机构和群体举办相关活动。
  两位青年代表不仅参与了中国代表团的志愿活动,还协助在中国角筹办“加速低碳行动,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力量”主题边会。还抓住机会积极参与了一系列会议和边会活动,进一步拓宽视野。比如,他们关注了《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的最新成果,深入了解全球青年如何参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践,并通过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主题分享了解中国数字经济与低碳发展及低碳消费的最新动向。

  热闹的会场
  02 会场里的思想“洗礼”
  在参加完这个“盛会”后,两位小伙伴究竟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李郑豪
  浙江大学绿之源社团
  “ COP28之行大大拓宽了我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方面的视野。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单位举办的“加速低碳行动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力量”边会上,我们了解了宝洁等企业推动低碳转型的实践,以及许多社会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做的努力。我意识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并不是只有政府在努力,社会各界也都在凝聚力量,共同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难题,为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持续努力。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世界各国的普通公众,尤其是和我年龄相仿的青年们,已经走在了气候行动的前沿。在会场中,青年们积极宣扬气候行动迫在眉睫;举起了“无农民,无粮食,无生命”的标语,诉说着气候变化对农民的巨大影响。在之前的“宝洁中国先锋计划”中,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12月10日我们也有幸旁听了由Youth4Nature和全球生物多样性联盟主办的一场边会,我发现各国青年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实现,他们同样在意的是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这个气候变化应对之策。

青年们高呼口号
  我看到了各国青年的智慧与激情,更感受到了齐聚于此的青年们的团结。这些青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已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唤醒更多的人重视气候治理。 在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挑战面前,我们中国青年更应当迸发出激情,担当起气候行动的责任。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呼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用集体的智慧探索出合适且公正的解决之道。 ” 
 
  童家胜
  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
  “ 在短短几天的参会过程中,我们出席了各类研讨会和会议。此前我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只停留在国家的呼吁和倡导上,而现在我明白了其实民间力量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我国一些企业和公益组织正在利用数字科技和公众宣传等手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老百姓的消费与生活方式。
   我看到某些民营企业数字化助力减碳的实践样本。作为为大众提供便利服务的支柱企业,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企业的提供的服务。在边会报告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的低碳行动。 以外卖平台为例,多数企业通过推行“小份饭”、“无需餐具”等举措来宣传和践行低碳环保理念。这在个人的层面上来讲可能只是小事,但是汇集到平台端,那就是上千万人甚至上亿人的绿色减碳行动。

会议现场
  这种“蝴蝶效应”让我由衷地感到振奋,也让我意识到在面临气候变化的难题时,社会参与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我也许不可以,但是我们可以! ” 
 
  03 参会花絮大揭秘
  参会三天,青年代表们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对迪拜这座闻名遐迩的城市有了直观印象。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来看看迪拜的风土人情吧~
会场外,干旱土地上萌发的绿芽

  世博城里的荧幕广场经常展示水母、海豚等生物,以艺术的形式吸引人们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迪拜灯光璀璨的夜景,世界各国的人们在这里穿梭、驻足
  “宝洁中国先锋计划”由宝洁中国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于2015年共同发起,致力于通过支持大学生环保社团的实践与发展,为中国环保事业培养未来人才。
  通过这次参会,两位青年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拓展了视野,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活力,传递出积极参与、大胆行动的正能量!相信在未来的社团实践和学习工作生活中,他们能够将本次大会的收获传递下去,影响更多的中国青年人,作为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积极力量!